-
他提出“小日本主義”,可惜日本軍國主義沒聽進去
如果當時的日本政府不為狂熱的軍部勢力所綁架,對這一主張從善如流予以采納,則日本不僅可以在發動侵略戰爭之前懸崖勒馬,而且更不會利令智昏地發動太平洋戰爭。[全文]
-
8月15日,日本“蠢蠢欲動”
又是一年8月15日,近年來日本不斷推進“修憲”并提高自衛隊的軍費開支,更是是在自衛隊向“國防軍”的轉變上越走越遠,引發了地區和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未來日本自衛隊將走向何方?值得我們高度警惕。[全文]
-
日本的“臺灣情結”不會自我了結,除非讓它“無牌可打”
中日邦交正?;院?,日本國會成立超黨派的“日中友好議員聯盟”,其成員多達400人,占國會議員的半數以上;如今已銳減至當時的1/10以下,存在感明顯降低。同樣在當時組建的“日華(臺)議員懇談會”,其成員從最初的152人增至2019年的287人,對政局的影響力非同小可。[全文]
-
美國和日本,別演了
岸田首相明確表示:“是否同意美軍利用基地問題的的判斷權理所當然地屬于日本政府!”美國對此也有所思想準備,例如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舉行的相關沙盤推演中,就包括了日本不允許美軍利用基地的可能。[全文]
-
在臺灣問題上,日本的上策是什么?
日本在臺灣問題上并非沒有解套可能:在大陸實施武統而美軍決心介入之際,日本只要不同意美軍使用在日基地,即可避免中日交戰。[全文]
-
俄羅斯眼里,日本有什么資格制裁戰勝國?
俄羅斯在二戰結束紀念日名稱中加入“反日本軍國主義”字樣,就是為了強調日本曾經作為侵略者和戰爭策源地的罪行,以及作為戰敗國在戰后國際秩序中的地位,顯然是為了摧毀日本所欲建立的“道德優勢”。[全文]
-
日本:這樣怎么打得過美國?
100多年前日本同時樹立了兩個假想敵,如今的三份防衛文件卻同時針對中國、朝鮮和俄羅斯這三個國家。[全文]
-
建議去日本的國人到這個地方看看
當年在條約簽署后,伊藤博文逼迫李鴻章在一個月辦妥交接臺灣的事宜,李鴻章氣憤地說:“貴國何必著急呢?臺灣已是你們口中之物?!钡撂俨┪膮s獰笑著說:“還沒有吞下去,現在餓得很?!?a href="/ChenHongBin/2023_04_24_689687.shtml">[全文]
-
日本正處在“新的戰前”?
在近代日本歷史上,重大的歷史轉折點出現過兩次,一次是明治維新,另一次就是77年后的戰敗。而從戰敗到去年再次迎來這一大轉折,正好又是77年!這也許是偶然的巧合,但問題在于:這次轉折,日本將轉向何方?[全文]
-
日本趁機搞小動作,普京早已先下手……
只要俄羅斯今后不發生重大變數,日本“收回”南千島群島的希望恐怕只是一廂情愿而已。而俄羅斯率先宣布成立經濟特區,也可看出俄羅斯的決心——用經濟開發鞏固“實際控制”。[全文]
-
日本應做好再次舍棄琉球的準備
日本關西學院大學豐下教授指出:日本口口聲聲說釣魚島是其“固有領土”,還稱這是“明明白白的歷史事實”。既然如此,作為日本唯一的盟國,連美國都對此“不持立場”,那這一說法還有什么說服力呢?在占領沖繩的27年中,美軍一直將兩個島嶼作為靶場使用,在沖繩歸還日本后,這兩個島嶼仍繼續在美軍的管理之下,但美國卻不愿對這兩個島嶼的歸屬作任何表態。美國如此耍弄日本,日本卻只能逆來順受。石原慎太郎在4月前往美國之前,就拍胸脯說“要去鬧一點事?!蹦羌热蝗绱?,為何不就這一問題向美國“鬧事”呢?[全文]
-
日本的政治賭博選錯了方向
今年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0周年的紀念日,本來是大可慶祝一番的。但目前看來這根本不可能,因為完全缺乏相應的氣氛。從今年以來,野田政府鐵了心似的,就是通過叫板中國,來取悅其國內甚囂塵上的右翼勢力,從而多少緩解一點始終難以擺脫的政治困境。但此舉不啻是飲鴆止渴,雖然在短期內可能會稍稍有利于凝聚人心,拉高支持率,但其作用猶如一根火柴所劃出的火光,轉瞬即逝?!皠e看今天鬧得歡,就怕將來拉清單”。到頭來野田政府必須為自己的輕率作為埋單,付出巨大的代價,這絕非危言聳聽。 [全文]
-
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挑戰中國動武底線
日前,中國3艘漁政船再度巡航釣魚島附近海域,與此同時中國軍方在相關海域進行了演習,分析家們對軍演的目的頗多猜測。楊潔篪外長也在7月11日與日本外相的會談中,明確重申了中方的一貫立場。顯而易見,中方正逐步加大應對力度,以有效維護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日本中央政府也好,地方上的跳梁小丑也好,企圖在這一問題上挑戰中國,其目的是根本不可能得逞的。如果他們膽敢逾越中國的底線,那正好給中國提供一個這樣的機會,讓全世界看看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是如何地不可動搖。 [全文]
-
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已是“氣急敗壞”
惡炒購買釣魚島的急先鋒是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此公是日本政壇數一數二的右翼勢力代表人物,一貫死心塌地反華,并公然以釣魚島為其“畢生事業”。早在1978年,日本右翼政治團體就圖謀在釣魚島設置燈塔,并要求將其標注在海圖上。但在當時中日友好關系的大背景下,日本外務省拒絕了這一要求。而當時作為眾議員的石原慎太郎,就已與鷹派議員組織“青嵐會”成員決心要獲得該島嶼。[全文]
-
日本“退回發展中國家”?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居民的收入水平明顯提高,使數以億計的窮人告別了貧困,獲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但其中也有少數人因災或因病而返貧,因此防止返貧成為扶貧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全文]
-
日本人的心結
盡管此后中國GDP相繼于2005年超過英國,2007年又取代德國排名世界第三,但出于心理因素,許多日本人并不認為此事會很快成為現實。日本人的這一心境也不難理解,因為截至2000年,中國的經濟規模仍僅為日本的四分之一。按當時的測算,中國也許要再花25年才能趕超日本。[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