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3個月敷爾佳業績“變臉”,第三季度營收凈利雙降
(文/解紅娟 編輯/馬媛媛)隨著三季報披露,對敷爾佳的質疑聲越來越大。
10月22日,敷爾佳發布2023年三季度報告,期內,敷爾佳實現營業收入4.71億元,同比減少5.47%;歸屬于上司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3億元,同比減少37.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82億元,同比減少16.77%。
受第三季度業績雙降影響,敷爾佳前三季度增收卻不增利。
2023年前三季度,敷爾佳實現營業收入13.39億元,同比增長1.8%;歸屬于上司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6億元,同比下降17.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25億元,同比下降8.09%。
這與上市前的業績表現截然相反。
據IPO公告顯示,2018年至2022年,敷爾佳營業收入分別為3.73億元,13.42億元、15.85億元、16.5億元、17.69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億元、6.61億元、6.48億元、8.06億元、8.47億元,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保持穩定增長。
也就是說,成功上市僅3月,被外界稱為“醫美面膜第一股”的敷爾佳就出現業績大變臉。
重營銷輕研發
銷售費用的增加,或許是導致敷爾佳2023年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在營收正向微增1.8%的前提下,敷爾佳營業總成本同比大幅增長了15.39%,由2022年前三季度的5.55億元增加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6.4億元,總成本多出8539.9萬元。
具體來看,敷爾佳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研發費用分別為2.36億元、0.19億元、3.55億元和0.16億元,較2022年同期分別增加了961萬元、525.5萬元、6550.5萬元、和448.3萬元。
不難發現,敷爾佳所增加的營業總成本,有一大半用在了銷售費用上。
觀察者網了解到,敷爾佳銷售費用主要分為宣傳推廣費、人員薪酬費用、辦公費、運輸倉儲費、差旅交通費、折舊與攤銷,其中,宣傳推廣費一直是銷售費用的大頭。敷爾佳也曾在解釋2023年上半年凈利潤下降時表示,主要是公司報告期內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增加宣傳推廣費投入所致。
需要指出的是,皮膚護理產品行業內企業的競爭力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各家公司的銷售策略及銷售模式。對市場變化的敏感度和對銷售模式迭代的警惕性,決定了公司能否持續占據市場領先地位。
敷爾佳為帶動線上銷售占比同步增加銷售費用本無可厚非,但若過于看重營銷忽視研發,則有舍本逐末的嫌疑。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敷爾佳銷售費用分別為0.21億元、1.15億元、2.65億元、2.64億元和3.9億元,分別占當年營業總成本的18.75%、25.5%、37.06%、42.86%、52.49%,從不到二成大幅增長至五成。
反觀研發費用,雖有增長,但在總營業成本中的占比仍不到5%。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敷爾佳研發費用分別為0.01億元、0.01億元、0.05億元、0.15億元,分別占當年營業總成本的0.22%、0.14%、0.81%、2.02%。
這樣的占比放在行業內也是極低的。
以2021年舉例,貝泰妮、創爾生物、華熙生物、珀萊雅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2.81%、9.25%、5.75%、1.65%,可比公司均值為4.87%,而敷爾佳的研發費用率僅0.32%,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失去“械字號”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敷爾佳在醫美貼面面膜市場的優勢正在被弱化。
公開資料顯示,敷爾佳成立于2017年,基于對透明質酸鈉及膠原蛋白的研究,形成了以適用于輕中度痤瘡、促進創面愈合與皮膚修復的II類醫療器械類產品為主,多種形式的功能性護膚品為輔的立體化產品體系,主打敷料和貼、膜類產品。
眾所周知,敷爾佳因2019年5月李佳琦一句“爛臉的女生給我囤上100張敷爾佳”爆火于網絡,直播當晚便創下銷售25萬片的戰績。隨后,因“‘械’字號面膜勝于‘妝’字號面膜”“‘械’字號能用于醫美后修復,就更適合皮膚過敏人群使用”等用戶教育言論出現,敷爾佳迎來了高光時刻。
但2020年1月國家藥監局的一紙發文改變了這一點。
國家藥監局表示,根據《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則》要求,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傳詞語,不得含有夸大適用范圍或其他具有誤導性、欺騙性的內容;不得存在“械字號面膜”的概念,醫療器械產品也不能以“面膜”作為其名稱。
也就是說,敷爾佳旗下產品只能稱為修復貼,而不是“醫美面膜”。
失去“醫美面膜”光環后,消費者變得更加理性。關于其功效,消費者褒貶不一,有網友在小紅書上發帖直言,“醫美面膜的話,要么就用貴一點的,可復美、可麗金、創富康這種,要么就便宜點的,敷爾佳夾在中間效果一般?!?
消費者的言論似乎印證了敷爾佳當下在貼片類市場的處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分析報告,2020年,敷爾佳貼片類產品銷售額為貼片類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市場第一,占比21.3%;其中醫療器械類敷料貼類產品占比25.9%,市場排名第一;功能性護膚品貼膜類產品占比16.6%,市場排名第二。
一年后,敷爾佳雖仍占據貼片類產品銷售額為貼片類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市場第一,但占比卻減少5.4%至15.9%,其中,醫療器械類敷料貼類產品占比減少8.4%至17.5%,功能性護膚品貼膜類產品占比減少3.1%至13.5%。
與此同時,巨子生物、安德普泰、貝泰妮、創爾生物在醫療器械類敷料貼類產品市場占比有所上漲,分別為15.4%、7.1%、6.3%和3.1,其中,巨子生物距離追趕敷爾佳僅一步之遙。
但作為一個以專業皮膚護理產品為賣點的品牌而言,從財務數據來看,敷爾佳的對研發的投入顯得過于敷衍。面對市場份額的下滑,在以經典單品夯實品牌護城河的同時加強研發投入,或許才是敷爾佳需要思考的事情。
標簽 敷爾佳- 責任編輯: 解紅娟 
-
協鑫集成TOPcon項目新進展:蕪湖基地一期全面達產,平均量產效率突破25.6%
2023-10-23 17:29 -
華東重機“賣子回血”為光伏鋪路,近30億收購資產“打骨折”出讓
2023-10-21 12:19 光伏危機 -
派林生物“內斗”風波持續,81歲董事長一紙控訴上熱搜
2023-10-21 12:16 觀網財經-健康 -
一天內36家上市公司發布增持或回購,“市場底”來了?
2023-10-20 20:02 觀網財經-金融 -
寧德時代三季報亮相:向海外王座加速挺進,寧王“外卷”有何啟示?
2023-10-20 15:28 觀網財經-科創 -
A股再現“天價離婚案”,上海滬工72歲董事長起訴離婚
2023-10-20 12:21 -
“世界銅王”卷入“限高令”風波背后:正威新材業績下滑,債務壓力凸顯
2023-10-20 12:21 -
股價跳水5.67%,貴州茅臺:業績不及預期為謠傳
2023-10-19 17:41 觀網財經-消費 -
英澳加多國落地首店,喜茶海外門店單日銷售高達1.2萬英鎊
2023-10-19 17:33 觀網財經-消費 -
中國汽水第一股誕生,蘭世立要把武漢二廠汽水賣向國際
2023-10-19 17:24 觀網財經-消費 -
美年健康:前三季度扭虧,四季度旺季或再迎突破
2023-10-19 12:39 觀網財經-健康 -
平安健康換帥,李斗接任董事會主席兼CEO
2023-10-18 20:07 觀網財經-健康 -
美國升級AI芯片出口禁令,國產算力逆市飆升
2023-10-18 19:18 -
董事長“以身試藥”減重30斤?警示函來了
2023-10-18 19:18 -
超206億元,智飛生物簽下跨國藥企疫苗獨家代理大單
2023-10-18 17:08 -
42億資產作價不到7億,TCL中環出售硅料公司,行業“淘汰賽”將至
2023-10-18 16:49 -
李子園三季度營收同比微增1.99%,業績增速仍未復蘇
2023-10-17 17:33 觀網財經-消費 -
充分發揮綠色設計在節能減排中的重要作用
2023-10-17 15:21 觀網ESG -
得益于差旅復蘇,首旅酒店2023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預增3倍
2023-10-17 15:10 觀網財經-消費 -
奢侈品需求降溫?LVMH三季度業績增速腰斬
2023-10-17 15:03 觀網財經-消費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俄沙“振臂一呼”:所有OPEC+國家都應加入
-
這個時候,美國和圭亞那舉行聯合空中演習
-
他敦促國會趕緊“打錢”,“中國正在太平洋伺機而動”
-
丹麥通過法律:焚燒古蘭經違法
-
“西方主導的不公正國際秩序應當終結”
-
美使館人員行賄竊取情報,被西班牙驅逐
-
韓國與荷蘭將強化芯片同盟,“與中美有關”
-
委內瑞拉公投后,圭亞那:已與美國、巴西等國商討
-
“美國不斷軍援下,加沙被炸7周堪比二戰末期德國”
-
“歐洲的保護主義者會利用他”
-
德國這州規定:想獲得公民身份“不能反猶”
-
“新加坡和中國將30天互免簽證”
-
伊朗宣布“發射成功”:2029年前要把宇航員送入太空
-
“請安理會行動…”以色列:辭職吧
-
“德國芯片生態面臨滅絕威脅”
-
曾是胡塞對手,但沙特現在“勸美國克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