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思義:加入“一帶一路”不是反美,只是不想用血汗“供養”美國罷了
最后更新: 2023-10-25 17:48:00“美國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制造戰爭,而中國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發展經濟?!?
在中國召開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之際,巴以沖突再度爆發,讓原本動蕩的中東地區再次蒙上戰爭陰云。而在這背后,美國的作用不可忽視。
在北京作為嘉賓參會的英國經濟學者羅思義接受觀察者網專訪時表示,“美國制造戰爭的危險局面只會讓中國對于世界各國更加具有吸引力。當然,他們會對中國模式感興趣,因為它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經濟模式?!弊鳛殚L期研究中國經濟并出版了多部專著的經濟專家,羅思義還暢談了他心中“一帶一路”倡議能在國際上凝聚人心、越辦越好的原因——中國提供了一條有別于美國“寄生性發展”的雙贏模式,響應了“團結與繁榮”的潮流,能夠帶動他國、尤其是全球南方國家發展本國經濟、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羅思義和他的朋友們在會場外
【采訪/觀察者網 戴蘇越】
觀察者網:“一帶一路”倡議已經走過了10年,回看這十年的發展,您這次來北京參加“一帶一路”論壇,印象最深的感觸是什么?
羅思義: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此時此刻世界存在著如此鮮明的對比。目前已經有150多個國家簽署意向成為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共建國家,其中有140多個國家的代表來北京參會,而他們共同的目標是發展經濟。正如張維為老師在研討會上總結的那樣:西方對于他國的政策是分而治之,而中國的政策是維護團結、共享繁榮。我想再沒有比這更加鮮明的對比了。
而此刻,哪里有美國干涉,哪里就會發生戰亂——發生烏克蘭的戰火繼續蔓延,美國支持的以色列極右翼政府正在將中東引向災禍。美國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制造戰爭,而中國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發展經濟,這是讓我最震撼的一點。
觀察者網:十年來,這個世界改變了許多,“一帶一路”倡議也從一個概念變成了一種趨勢和潮流。您覺得“一帶一路”給世界帶來了什么,它對于世界各國的吸引力在哪里?
羅思義:“一帶一路”給世界帶來了很多。首先,這是一個非常重要和有益的概念,十年前當我第一次聽到“一帶一路”,我就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當今世界的一個明顯潮流就是全球南方國家的崛起。我們看到了中國之外,全球南方國家的經濟增長快于全球北方國家。根據預測,未來5年,全球南方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27%,而美國的經濟增長只有10%多一點。這是獨立于中國之外正在發生的事,但中國在這一進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為世界上發展最快,也是最重要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擁有先進的技術、擁有經驗豐富的基建公司,因此,中國能夠加速全球南方國家經濟發展速度超越西方國家的趨勢,即使這個趨勢的存在已經不可動搖。
與會者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會場留影(圖片來源:ICphoto)
另一方面,當今世界第二個更為基本的特征就是,同時存在兩個潮流,其一是發展的潮流,“一帶一路”倡議和金磚國家組織就是這一潮流的象征。這些國家希望將資源用于國家自身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可以有所助力。中國不能替這些國家制定好的經濟政策,因為如果一個國家想取得成功,最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自力更生,從自身的國情出發制定政策。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率本來可以達到3%或4%,中國的基礎建設投資可以幫助這個國家的經濟再額外增長0.5-1個百分點——雖然這不能替代一個國家制定優秀的經濟政策,但可以有所助力。
觀察者網:“一帶一路”倡議向世界各國展現一種全新的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這和您之前在文章中提到的美國的“寄生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您如何看待這種不同,以及基于這種區別“一帶一路”倡議遭受到的西方國家的種種質疑和指責?
羅思義:前面我提到過,“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了各國,尤其是全球南方國家發展的訴求。尤其是中國的投資帶來的資本創造大于這些國家的國內投資,也就是說中國可以向外輸出資本,幫助這些國家發展本國經濟。
而美國則是希望其他國家用它們的資本來“支援”美國的發展。人們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在今年的前6個月,美國的貨幣貶值狀況反映出美國的資本消費實際上大于資本的創造。我們看到了一個奇怪的景象:世界第一的資本主義國家按凈值計算已經不產生資本了。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繼續維持經濟的增長?那就只有從別國攫取資本了。數據顯示,按照年化計算,在2023年的前6個月中,美國從別國攫取了8500億美元的資本用于美國的發展,也就意味著這些被“吸血”的國家失去了8500億美元用于自身的發展。這是一筆巨大的資本,美國不愿意放手。美國的劇本往往是“我贏你輸”,而中國的劇本是“雙贏”,這就是“一帶一路”能發展的如此成功的原因。
雅萬高鐵開通,這是印尼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成果之一(圖片來源:中新圖片/ICphoto)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美方‘高度確信’加沙醫院遇襲是巴勒斯坦火箭彈所致”
2023-10-25 17:35 巴以恩仇錄 -
以色列開始“教訓”聯合國秘書長…
2023-10-25 17:34 巴以恩仇錄 -
中國集裝箱船有嫌疑?外交部回應
2023-10-25 15:54 -
已有2100多名在以中國公民安全順利回國或離境
2023-10-25 15:51 -
訪華前去了美國,諷刺嗎?澳總理這么說
2023-10-25 15:03 -
“哈馬斯對我們很好”,獲釋老奶奶這話讓以國內炸鍋了…
2023-10-25 14:41 巴以恩仇錄 -
有中企參投公司加入,“馮德萊恩要尷尬了”
2023-10-25 14:13 觀察者頭條 -
我大使:下階段中美還有一系列高層交往,希望美方…
2023-10-25 14:02 中美關系 -
“他兒子在邁阿密海灘上逍遙快活,而我在前線”
2023-10-25 13:43 巴以恩仇錄 -
美國對華使出這招,歐盟先急了
2023-10-25 13:32 歐洲亂局 -
聯合國秘書長說完這話,以色列要他選:辭職或者道歉
2023-10-25 11:37 巴以恩仇錄 -
王毅將訪美,布林肯表態
2023-10-25 11:02 中美關系 -
王毅會見美國加州州長
2023-10-25 10:27 中美關系 -
“缺乏確鑿證據,歐盟無法對中國發起正式調查”
2023-10-25 10:22 能源戰略 -
白俄羅斯加入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
2023-10-25 10:18 航空航天 -
馬克龍提了個打擊哈馬斯建議,內塔尼亞胡不接茬
2023-10-25 09:52 巴以恩仇錄 -
頻頻遭襲!美國放話稱:將果斷自衛
2023-10-25 09:31 -
扛不住壓力,美方刪改安理會決議:不提以色列自衛權
2023-10-25 08:55 巴以恩仇錄 -
肇事飛行員:抑郁6個月,自稱吃了致幻蘑菇
2023-10-25 08:41 航空安全 -
中方:安理會必須用清晰、明確語言要求立即?;?/a>
2023-10-25 08:38 巴以恩仇錄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這場選美是“推翻尼政府的陰謀”?
-
為了明年國會選舉,尹錫悅開“猛藥”
-
歐洲車企被警告:這場爭奪,中美遙遙領先
-
白宮敦促國會:打錢!不然烏克蘭...
-
“以色列定居者威脅我們,不離開就會被殺”
-
“美國利用‘不成文規則’,強迫企業在新加坡而非香港注冊”
-
以色列宣布將地面行動擴大到加沙地帶全境
-
“淘汰化石燃料,就會回到石器時代”?氣候大會上爭議不斷
-
“一艘美國軍艦出于自衛開火”
-
以駐聯合國代表抨擊猶太裔索羅斯:可恥!
-
“美國防部稱,我們的軍火工業難以跟上中國步伐”
-
美國三位“中國通”發文呼吁賴清德“凍結臺獨黨綱”
-
北約秘書長:要為來自烏克蘭的壞消息做好準備
-
“芬蘭希望得到中國幫助”
-
“英國直接不想還了”
-
“令人發指”!菲律賓總統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