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軍評:“洪水”過后,巴以誰能掀起新的暴風雨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上周末,哈馬斯發動的“阿克薩洪水行動”仍在繼續進行,以色列的整部國家機器也從一開始的猝不及防逐漸轉變過來,轉入了以色列軍事力量的全面動員和對以哈馬斯武裝的圍剿。作為1973年以后以色列規模最大的軍事行動,以軍此番雖尚未全軍出擊,但已能看出2023年的以色列國防軍相比人們刻板印象中歷經五次中東戰爭的“百戰雄獅”,又有了很多新的特點和變化。
開始比拼后勁的巴以
10月7日,哈馬斯以數千枚火箭彈為序幕,掩護大批哈馬斯突擊隊員以各種形式突襲以軍封鎖加沙地帶的哨所。哈馬斯的“阿克薩洪水”行動在最初3-4天內在帶給世界震撼的同時,也實實在在給加沙對面的以軍和猶太人定居點造成很大損失:截止10月11日,以方包括超過200名軍警武裝人員在內的1200人死亡、3400人受傷,至少200人淪為哈馬斯的人質。在死亡的以軍人員中,至少有3名上校、3名中校、9名少校、4名上尉、11名中尉、1名準尉。
再加上以色列警察部隊死亡的2名總警司、8名指揮官,以及被哈馬斯俘虜的尼姆魯德·阿洛尼少將、中央特種部隊指揮官謝霍夫·索拉姆等高級軍官,以軍在遭遇襲擊的頭72個小時里損失的軍官數量之多、級別之高,在以色列不長的建國歷史中堪稱罕見。
同樣令世界大跌眼鏡的,還有以軍面對此次突襲,第一時間內相對巨大的裝備損失:在1-2天時間內,加沙周邊的以軍至少因為被繳獲和被擊毀而損失9輛梅卡瓦主戰坦克、兩位數的裝甲輸送車(“雌虎”+M113),以及數量更多的輕型輪式戰術車輛。對于加沙地帶這個全世界公認的“低烈度治安戰”作戰區域而言,這種堪比俄烏戰場的損失規模,也說明哈馬斯本次進攻的特殊性。
哈馬斯長期居于加沙地帶一隅,在人員、裝備、經費、訓練等領域幾乎樣樣都缺,同時又缺少適合戰爭的軍事環境,想要組建一支和以色列國防軍對抗的武裝力量的難度,顯然是難于上天。雖然本輪奇襲中依托大規模滲透和組合拳攻擊,哈馬斯武裝成功攻擊了包括沙龍師師部所在軍事基地、加沙周邊猶太人定居點等一系列目標,給以方造成不小損失,同時還使用大量火箭彈對加沙周邊多個城鎮進行攻擊,但如果從嚴肅的軍事戰役角度看,這一系列行動的戰果很難進一步擴大或鞏固。
一方面,哈馬斯的攻擊采取的是大規模小分隊滲透,這是其作戰行動能夠深入加沙地區,達成作戰突然性的前提,但小分隊滲透戰術無法集中兵力,雖然足夠進攻無武裝或只有少量警備人員的猶太人定居點,但無法成為聚殲敵人的規模有生力量,也缺少堅守大規模據點的能力。
另一方面,加沙地區遭到以色列長期封鎖,缺少武器裝備生產能力。盡管哈馬斯為此次行動囤積了大量的進口和自制彈藥,但“阿克薩洪水”發起之初的大規?;鹆蕚浜妥鲬鹦袆右呀浵牧舜罅繌椝?,考慮到針對以軍后續機械化部隊的作戰必然需要海量的反裝甲彈藥和其他武器損耗,哈馬斯現存的彈藥是否足夠支持后續的戰斗也值得懷疑。
相比之下,以色列在第一波遭遇大量人員和裝備損失之后,在如何應對加沙地區的哈馬斯武裝力量方面反而沒什么猶豫。以色列很快成立戰時緊急政府,宣布開始全面動員,征召多達36萬后備役軍人,一方面加強約旦河西岸及黎以邊境方向的防御力量,另一方面則為再次進攻加沙地區,重創乃至肅清哈馬斯武裝力量集結相應力量。
與此同時,以色列相當熟稔地切斷了加沙地區的供電、供水以及各種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開始對加沙地區進行全面封鎖。以色列空軍和部分先期抵達的炮兵則開始分區分批對加沙地區哈馬斯的重要建筑和平民目標進行有規劃地狂轟濫炸。
在外界刻板印象中,以色列作為五次中東戰爭的最大贏家,幾次面對裝備并不落后的阿拉伯聯軍都大勝而歸,甚至還在“贖罪日戰爭”這種開局遭遇慘敗的情況下逆風翻盤;除了美國等國的鼎力支持,很重要的就是以色列國防軍相對完備的“全民皆兵”動員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相對科學的裝備升級管理、武器彈藥存儲使用等相應體制。而如今的以色列國防軍進行全面動員,這一套經典的“祖宗之法”自然也好用如前。
不過,對于當下的以色列軍隊而言,整套動員體制雖然依舊,但運轉起來是否依舊順暢就要打上一串問號。
新世紀以來,以色列的傳統對手如埃及、約旦等國陸續與其和解,敘利亞實質放棄了短期通過軍事行動奪回戈蘭高地的嘗試,巴解也從通過武裝斗爭轉型、以政治對話謀求巴勒斯坦和平建國。以色列不再要面對國家級的武裝力量對手,其作戰對象轉向了以哈馬斯為主的武裝團體。由于自殺性炸彈襲擊、小規模槍擊和“卡?!被鸺灰u與傳統安全問題大不相同,以色列國防軍在應對哈馬斯的過程中也不自覺地對其動員制度進行了一系列調整。
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以軍動員能力的實質下降。相較于此次以色列宣布動員36萬國防軍,本世紀以色列撤出加沙地區后,以軍針對加沙較大的幾次軍事行動,如2008年的加沙戰爭,以軍出動大約2萬軍隊進入加沙,再如2014年的“保護邊緣行動”,以軍在現役部隊之外動員6.8萬名預備役且進入加沙,都與這次所謂的“36萬大軍”相去甚遠。
出動部隊數量不多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以軍作為入侵的進攻方有隱藏作戰意圖的考慮,也有加沙地帶本身地幅有限、不適合投入太多部隊的因素;更何況以軍此前的行動目標也相對有限,主要是針對加沙的部分區域進行占領,同時肅清這一區域可能為哈馬斯所用的地道、彈藥庫、建筑等。而作為長期沒有大規模全面動員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以色列在物資囤積、裝備庫存上都打了折扣。
此次以軍大規模動員的消息傳出后沒多久,遠在亞洲另一端的許多企業紛紛接到了來自以色列的防彈頭盔、防彈背心、防彈插板等步兵作戰最基本的防護器材。
原因也不難理解,雖然在美國的軍事援助下,以軍現役部隊的裝備依舊保持較高水平,但作為總體軍費支出有限的一個小國,持續花錢更新十幾年都可能用不上的預備役庫存裝具并不劃算,所以大量以軍預備役的庫存裝具在上世紀80年代以后就沒有更新過,結果就是在新裝具還沒到貨的當口,不少以軍預備役士兵從倉庫里領取了各種上世紀70年代款式的防彈背心和上世紀80年代款式的防彈頭盔,帶著一桿本世紀初的自動步槍就開始作戰準備。
同樣大打折扣的,還有以色列軍隊的彈藥儲備。由于本世紀以來,以軍就沒有進行過類似五次中東戰爭那樣的高強度、高消耗軍事行動,像第四次中東戰爭這種每天消耗近萬噸彈藥的仗,對于當代以軍已經不是主要作戰形式了。再加上,隨著各種常規彈藥和精確制導彈藥的價格水漲船高,當代以軍的彈藥儲備也遠沒有外界所想象的那樣“萬無一失”。
此外,美國為了援助烏克蘭,從以色列的彈藥庫存中調走了約30萬發155毫米炮彈,而以色列補充生產的合同僅有2-3萬發,且今年7月才宣布合同,以軍在加沙作戰中至關重要的炮火支援能否全程充沛也值得懷疑。
至于從10月7日就開始大規模出動的以色列空軍,更是已經遇上某種程度的“彈藥供應問題”。以色列空軍10月13日宣布,在前6天的行動中,以軍已投擲大約6000枚、總重4000噸的航空彈藥,顯然其中主要都是以1000磅(454公斤)的mk-83炸彈和2000磅(908公斤)的mk-84炸彈為戰斗部的重磅炸彈??紤]到2011年北約多國空軍部隊在利比亞共7個月也就扔了大約7600枚炸彈,這個強度非??捎^。
這也讓另一種情況開始在以軍內出現——最近兩天以軍公布的照片中,以色列空軍開始為出擊的F-16戰機掛裝上世紀50-70年代普遍裝備北約空軍、但現已退居二線的750磅(340公斤)M117炸彈。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張魯寧 
-
以地面部隊局部襲擊加沙,內塔尼亞胡稱:這只是開始
2023-10-14 08:42 巴以恩仇錄 -
日本計劃在九州增加自衛隊部署,國防部警告
2023-10-13 15:51 中日關系 -
東部戰區回應美軍機過航臺灣海峽
2023-10-12 14:37 中美關系 -
中印第二十輪軍長級會談:盡快解決剩余問題
2023-10-12 09:29 -
美陸軍年會展示四種無人戰斗車競標原型
2023-10-11 20:54 -
埃爾多安怒批美航母部署,但美軍計劃再派一艘
2023-10-11 19:41 巴以恩仇錄 -
遭到敘利亞方向火箭彈襲擊,以色列還擊
2023-10-11 16:26 巴以恩仇錄 -
針對朝鮮,韓美日時隔7年重啟海上攔截演習
2023-10-10 15:10 三八線之南 -
巴基斯坦舉辦“印度河之盾”多國空軍演習,梟龍Block3與殲10C參演
2023-10-09 17:25 -
美國KC-10加油機結束全球作戰部署,明年全部退役
2023-10-09 15:06 -
美海軍首艘“伯克Ⅲ”驅逐艦服役,配屬太平洋方向
2023-10-08 15:44 -
黎巴嫩真主黨宣布打擊以色列軍事設施:聲援哈馬斯
2023-10-08 14:43 -
我國艦船領域專家潘鏡芙院士逝世,享年93歲
2023-10-08 13:21 -
“騎臉輸出”以色列,哈馬斯立體戰法復刻1987年“風箏之夜”
2023-10-08 07:39 一周軍事觀察 -
“美國”級三號艦“布干維爾”下水,今年6月曾發生過火災
2023-10-07 22:56 -
自制潛艇剛“下水”,核心人員即卷入弊案疑云
2023-10-07 17:19 -
3金3銀1銅!祝賀解放軍體育代表團
2023-10-06 15:23 -
美媒稱俄疑試射核動力巡航導彈
2023-10-04 10:51 -
山東艦編隊近期演習是距臺最近的一次?國防部回應
2023-09-28 21:49 臺灣 -
美海軍再退2艘瀕海戰斗艦,平均服役僅6年多
2023-09-28 17:52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這場選美是“推翻尼政府的陰謀”?
-
為了明年國會選舉,尹錫悅開“猛藥”
-
歐洲車企被警告:這場爭奪,中美遙遙領先
-
白宮敦促國會:打錢!不然烏克蘭...
-
“以色列定居者威脅我們,不離開就會被殺”
-
“美國利用‘不成文規則’,強迫企業在新加坡而非香港注冊”
-
以色列宣布將地面行動擴大到加沙地帶全境
-
“淘汰化石燃料,就會回到石器時代”?氣候大會上爭議不斷
-
“一艘美國軍艦出于自衛開火”
-
以駐聯合國代表抨擊猶太裔索羅斯:可恥!
-
“美國防部稱,我們的軍火工業難以跟上中國步伐”
-
美國三位“中國通”發文呼吁賴清德“凍結臺獨黨綱”
-
北約秘書長:要為來自烏克蘭的壞消息做好準備
-
“芬蘭希望得到中國幫助”
-
“英國直接不想還了”
-
“令人發指”!菲律賓總統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