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香港缺人,政府發錢鼓勵生育、從內地搶人才,有用嗎?
數據統計,其中超過九成的高端人才來自內地。這說明香港對內地專才的吸引力依然是足夠的,但另一方面,內地專才大規模流向香港,也可能對內地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全文]
-
為何很多香港年輕人至今“不想過深圳河”?
即使香港回歸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一些香港人仍難改被“殖民”心態,認為白人高人一等。而在對待內地人時,一定程度上,部分香港人從“一國兩制”的安排中獲得一種優越感,并基于此構建起自己的身份認同和文化認同。[全文]
-
在香港,怎樣才算“軟對抗”?
處理“軟對抗”的行為,并不是依法規管這么簡單。依什么法?怎樣規管?有關方面需要采取因時制宜的手段。[全文]
-
中國如何讓“種田像游戲一樣簡單”,超乎西方的想象
現時新疆棉花田機械化、無人化的程度之高,超乎他們的想象。[全文]
-
香港人崇拜英語看不起普通話,是高傲還是自卑?
基于歷史的原因,香港人普遍認為英語是一種國際語言,是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對英語的崇拜和追求比較普遍。許多香港人會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學習英語,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優先使用英語,將其視為一種社會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全文]
-
“從重從快”的處理,能否讓國泰航空擺脫危機?
我們正想請財神爺們過來,結果你直接把財神爺給得罪了?![全文]
-
要避免“臺海一戰”,中美也許可以這樣談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美國進行了十多次兵棋推演,沒有一次是能勝出的。最近的一次也只是出現一個“三輸”的局面,即中美雙方均出現重大的傷亡及損失,而臺灣則會被打成稀巴爛,所以美國的統治階層,包括國防部的高層,也有認為不要打、不想打的“鴿派”。[全文]
-
終于通關了,卻令人看到香港的更多問題……
久違的通關剛恢復之際尚且如此,完全通關后就不單是旅游了,其余的經濟發展、招商引資等等,除了香港既有的優勢,現時的治理者似乎還沒有找到新的吸引點,那么如何把全球的人才“搶”過來呢?[全文]
-
要想否定英國干預黎智英案的合法性,不能只打口水仗
如今的中國政府會在英國什么首相的什么聲明或壓力下屈服嗎?晚清已經結束100多年了。如果這些國際律師涉嫌觸犯香港國安法或觸犯《反外國制裁法》,是可以依法立案追懲或由中國外交部門宣布制裁措施的。[全文]
-
重新出發,香港如何發揮橋梁作用?
香港的未來取決于民族復興的結構性進展和中國走向世界的穩定性成效。香港必須將自身命運和發展牢固錨定在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上,才能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制度效能及用好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的各種政策優惠。[全文]
-
回顧香港三年防疫,躺平了嗎?
三年來香港基本上是跟隨內地的做法,新政府7月上臺后,在商界及輿論的壓力下對疫情基本上放棄管控,但并沒有放棄一些檢視及跟蹤的措施。上月在內地發生的情況,使兩地的疫情處理手法出現對調。以前是香港跟內地,從這個月開始,是內地學香港,而且走得過了頭。[全文]
-
曾經那么強大的蘇聯工業,怎么淪落到如今地步?
除了有限的軍工科技,蘇聯留給俄羅斯一堆不太好經營的項目。有點像別人的爹留給自己的孩子幾套房,他可以出租出去產生現金流,你爹留給你一輛維護費用極高的車,這車還賣不掉,你最后唯一的選擇就是把車丟在那里讓它自生自滅。[全文]
-
“西方式現代化”為何無力回天?
香港因為許多偶然和特殊因素才在二次大戰后一段時間里取得“經濟奇跡”。不過,香港卻沒有采用西方的“民主政制”,而過度依賴市場的發展模式也早已變成了窒礙香港發展的重要因素。[全文]
-
我在香港確診新冠之后……
醫生檢查后,表示筆者應該是感染了新冠,開了喉糖和止痛藥,以及兩天病假。然而,醫生沒有發出書面指示要求筆者接受核酸檢測,當筆者主動詢問是否需要這樣做時,醫生也只是說勤做“快測”便可。[全文]
-
審判黃之鋒的安排,有特殊考量
香港國安法不用時時事事去順應香港的普通法,恰恰是香港的普通法要根據香港國安法的明確規定跟法律原則來調適自己。[全文]
-
愛國主義不能搞“獵巫”那套
用“反裝忠”來圍攻真愛國,大奸似忠這種戲碼,中國歷史上實在是見得多了。而且此類奸佞之輩平日里的言行舉止做派,往往比真正的忠勇之輩還要逼真,因為這種偽裝就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本錢。我們也要盡量避開一些極端風氣,避免成為一些居心叵測之人圍攻真正愛國力量的工具人。[全文]
-
“香港資本主義”的特色到底是什么?
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由作為統治階級的資產階級壟斷政治權力,實現“資產階級專政”,是正常不過的。但香港的政治權力一直由中央所掌握,從駐港部隊,以及《基本法》的制定、“一國兩制”制度框架的構建、特區的籌建,都能清晰看到中國共產黨領導這個特征。[全文]
-
對話外國記者:美國現在很魔幻
美國成了一個解決不了問題的國家:解決不了槍支暴力問題,解決不了墮胎權利問題,解決不了基礎設施常年失修的問題,更別說毒品泛濫這樣的問題了。為什么會這樣?[全文]
-
香港要實現“良政善治”,這些深層次矛盾是不可回避的
香港長期自命“國際城市” ,但實際上香港人的國際視野、情懷和認識都非常有限,香港的對外關系仍然非常薄弱及片面。香港所謂的“國際性” ,其實長期只是給外來人士及利益集團提供了一個活動平臺;本地人及其社會經濟活動的角色,多數只是迎合這些外來因素所作出的配合。[全文]
-
從全球文明節點的視角,定義香港的未來
這些大都市在許多方面也具有文明的特質,構成了東西方文明之間互動聯系的節點。它們經歷過的起起落落、它們復雜的歷史都證明:這些節點要么成為不同文明之間、東西方之間、不同文化之間的橋梁,要么成為不同文明和文化沖突的前哨,即某種文明要壓倒另一種文明。[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鄧炳強:23條立法不會也不能取代香港國安法
-
“黃之鋒曾乞求美國庇護,遭拒”
-
鄧炳強:部分美政客恐嚇行為如同黑社會
-
美政客叫囂制裁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和司法人員,國務院港澳辦譴責
-
香港輕鐵相撞,至少25傷
-
李家超:2024年內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
-
李家超:香港每位新生嬰兒將獲得2萬港元現金獎勵
-
美國華盛頓州參議員攜槍抵港被查:辯稱“無心之失”
-
香港新一屆區議會選舉提名期開始
-
港府計劃設立香港抗戰紀念館
-
港府強烈譴責
-
英方發表《香港問題半年報告》,中使館回應
-
“狂言囈語徒增笑耳,亂港圖謀注定落空”
-
港警國安處拘捕一男子,涉煽動憎恨政府、使用暴力
-
一場大雨讓違建豪宅曝光:香港富商明星聚集于此,單棟價值上億港元
-
香港國慶煙花匯演定了:共31888枚,“彩色繡球”首亮相
-
李家超宣布:闊別5年,香港將再辦國慶煙花匯演
-
香港特區政府舉行抗日戰爭勝利紀念儀式,李家超出席
-
香港特區政府:“深圳即將排洪”純屬謠言
-
香港特區政府:強烈譴責破壞香港駐倫敦經貿辦行為
-
-
· 香港 ·
香港是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夏天受海陸氣溫差異影響,吹東南風;冬季受西伯利亞寒風影響,吹西北風。理想中的“民主”氣候理應更多樣而溫和,但香港的“民主”天氣卻有些單調而凜冽……
-
兩名男子因涉嫌資助反中亂港分子被香港警方拘捕
-
假借“推廣粵語”變相播“獨”,又一亂港組織解散
-
美國務院“妖魔化”香港警務處國安處執法行動,港府、駐港公署回應
-
香港特區政府、外交部駐港公署:堅決反對!
-
我使館:受蠱惑港人抵英后生計窘迫,備受歧視
-
涉嫌向海外逃犯資助,香港10人被警方拘捕
-
李澤楷捐兩千萬港幣支援京津冀賑災,香港中聯辦表示感謝
-
香港大學獲822.6毫克嫦娥五號月壤樣本
-
英方發布所謂涉港“指南”,我使館:堅決反對
-
港府:美國應履行東道主責任邀請李家超出席APEC非正式會議
-
涉嫌資助羅冠聰,兩人被港警拘捕
-
李家超率代表團參觀雅萬高鐵
-
香港首家衛星制造中心開幕
-
劉光源不再擔任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
-
香港特區第七屆區議會一般選舉12月10日投票
-
香港首宗!男子給奧運獲獎視頻配“港獨”歌曲被判入獄3個月
-
董經緯任駐港國安公署長表明香港國安制度收緊?外交部回應
-
財政部將于8月在香港發行120億元人民幣國債
-
香港特區政府:無論有關國家如何包庇、開脫,都無法改變…
-
我大使:英方沒有資格、沒有權利對香港特區警方執法行動說三道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