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我發起“中國不是美國的敵人”倡議,因為同樣的謊言見過太多次了
我總是用這樣的比喻,當你向別人伸出食指時,也有三根手指反過來指向自己。不妨先想想美國自己做的如何,再來對別國指手畫腳。當美國人被某種敘事套進去后,他們就失去了評估事實與真相的能力,被逼著去胡思亂想,擔驚受怕,將對方視作敵人,而且一定是邪惡的敵人。[全文]
-
中美關系的舊壓艙石需要調整,還要加兩塊新壓艙石
中國可能賣了太多鞋子和電腦給美國,但是中國從中東進口了太多原油,而美國賣了很多武器裝備給中東,這樣一來,總體上是平衡的。如果我們再將資本項目的利益關系以及貿易商品的附加值納入考慮,那么中美合作的利益分配其實是相當平衡的。[全文]
-
破解美國的“圍堵中國”,最好的武器是“單邊開放”
為應對美國搞脫鉤、“卡脖子”,我們發展替代戰略,很多企業很開心,覺得我們有機會了,外資走了,我們就可以替代了。我是覺得我們不要這樣狹隘地想,替代戰略拉美搞了幾十年最后都是徹底失敗的,成功的嘗試都是出口導向的,比方說亞洲“四小龍”。[全文]
-
總有人問我為什么中美關系脫離正軌,我推薦他們讀一本書
要理解美國人對中國崛起的恐懼,我總是會推薦他們去讀一讀《注定一戰》。在我看來,這種恐懼是不理性的,但對于崛起強國的恐懼深深扎根在歷史的記憶中。 至于美國未來會不會出現基辛格這樣的人物?目前我還無法說出一位這樣的政治家。[全文]
-
基辛格去世,美國政界或難再出“大智慧”
美國政界會有一批聰明人,但是可能缺乏有大智慧的人。而在我看來,一個大智慧等于一萬個小聰明。也因此,我認為基辛格老先生的逝世,也是一個時代的告別。[全文]
-
“與其說相信勝利,不如說他相信和解”
我有幸與亨利·基辛格相識二十多年。自2000年以來,我每年都會與他數次共進晚餐,地點位于基辛格周末落腳的康涅狄格州肯特鎮家中。[全文]
-
基辛格逝世,為什么中國人在紀念,美國人在罵?
我們尊敬基辛格,不是因為他主動做了多少為中國著想的事情,但是他能采取一種務實的方式,建立在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相對比較準確的理解基礎之上,識別出中國的核心利益,并且強調這對美國也有必要。[全文]
-
五次與基辛格見面的感悟:美國最后一位戰略外交家
我直言不諱地向基辛格核實,國際互聯網上有許多關于您慫恿俄羅斯與美聯手對抗中國的建言,是真的嗎?他沒有生氣,而是笑著回應,請一定要代我告訴所有人,假借我說話的謠言很多,請一定要多看我的書。[全文]
-
美國商界心情復雜:興奮、擔憂、寬慰、痛心和希冀
美國商界人士的看法是,我們對遏制或壓制中國經濟毫無興趣,這不符合我們美國企業的最大利益。出口管制、制裁和反制裁將繼續傷害雙方,而且永遠無法解決問題。必須將這些措施視為臨時措施,希望這能促使一方或另一方做出改變。我們需要政治解決方案來真正解決問題。[全文]
-
中美競爭勝負的關鍵,不在于現在誰做得大,而在于……
美國是一些主要危機的始作俑者或者起因,中國則是應對危機的穩定之錨。所以,中國在整個混亂的世界中,它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這也是美國霸權之所以衰落,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全文]
-
打造亞太下一個“黃金三十年”,APEC能做些什么?
雖然過程很復雜,但愿景小組的代表們無論是政府背景、學術背景還是工商界背景,大家對APEC的發展潛力及應該發揮的作用仍懷有高度共識。大家各抒己見,再逐步排除爭議較多的問題,將目標縮攏,形成共識。這個過程真的是體現了APEC多年來的獨特傳統。[全文]
-
舊金山會議之后,美國能拿出多少誠意?
在此次舊金山習拜會上,美國總統拜登重申了美國堅持 "一個中國政策 "。需要警惕的是,不要忘記美國和西方在烏克蘭問題上曾經蓄意欺騙的前科,這一事件已將烏克蘭和烏克蘭人民引上了一條“布滿報春花的歧途”。[全文]
-
對美輿論“左右搖擺”?我們該以什么心態和美國打交道
與美國的合作共贏,不是求出來的,更不是跪出來,而是“敢斗善斗”出來的。從貿易戰到科技戰,從去年應對佩洛西竄臺到對沖今年氣球事件,中國承受了美國屢屢“極限施壓”之后,對美國的斗爭能力與經驗都大幅提升。[全文]
-
中美元首會晤,我們在臺灣問題上向前了一大步
顯然,這次中方給出了一個“直球”:你這個不支持“臺獨”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這一次,我們的表態往前走了一步,后面接的那句“必將統一也必然統一”,傳遞的意思就非常清楚了。[全文]
-
一周軍評:中美軍控談判,卡在哪里?
所有的軍控談判必須基于現實來進行,而其合理的結果——除非是蘇聯那種不戰而敗全面投降般的談判——也一定是承認現實,并基于現實進行加加減減。[全文]
-
美國發明了“中美國”這個詞,其實是想忽悠我們
中國當然不會聽這一套,中國領導人回答他們說,我們主張一個多極世界,我們不想讓中國和美國來決定全球的發展如何。[全文]
-
拜登對穩定中美關系有誠意,但對中國還是有誤判
能看出來拜登政府對于穩定美中關系確實有誠意。那為什么我們又不太有信心呢?就是美國國內情況太復雜,兩黨對立非常尖銳,拜登又搞不定,他的很多承諾都是空頭支票。對此我們還是要現實一點。[全文]
-
中美在臺灣問題上無解,但劃出了暫時性安全邊界
在臺灣問題上,美方仍舊調重彈,了無新意,但這次,中方除了對美方近年不斷炒作的武統時間點予以駁斥之外,還拋出了一個饒有意思的新回答:和平固然好,但是在某一時刻中方必須朝著總體解決問題邁進。[全文]
-
中美對兩國關系承擔共同責任,不存在美方那種單向自由
導致中美關系偏離健康發展軌道的責任是美方,因為自身國內政治的考量,才造成了今天中美關系偏離了正軌。雙方對中美關系良性發展承擔共同責任,不存在美方那種單向的自由,就是我負責耍賴,負責非理性,中國則全權負責,這是不存在的。[全文]
-
這一次是美國先讓,我們再讓
長江黃河沒有倒流,但密西西比河倒流了。和美國方面溝通的正確方式,就是不能把對方給想的太好,認為自己讓了一步對方也會讓。 [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正與美國政府合作,確保中國特供芯片出口”
-
“受關注外國實體”釋義出爐,美國鋰電政策“利空出盡”?
-
王毅同布林肯通電話:巴以沖突當務之急是盡快?;鹬箲?/a>
-
美P-8A反潛巡邏機過航臺灣海峽并公開炒作,東部戰區回應
-
“美國想把中國排除出其電池供應鏈,但輸家多于贏家”
-
李成:美國這三種傾向讓人尤其擔心
-
王毅吊唁基辛格逝世
-
美商務部長稱“中國不是美國朋友”,中方回應
-
對抗中國影響力,“美國資助、印度開發”新模式出現了
-
“美軍計劃明年首次在印太地區部署中程陸基導彈”
-
“美國利用‘不成文規則’,強迫企業在新加坡而非香港注冊”
-
什么是對基辛格最好的紀念?謝鋒大使發表署名文章
-
為防中國芯片,美商務部長要求“加錢”
-
中美氣候特使共同出席能源會議
-
美議員竟又盯上這家中企
-
“基辛格是一面鏡子,今天的美國政治精英卻走偏了”
-
基辛格逝世,官網悼文11處提到中國
-
“我們不能讓下一代美國學生不了解中國,不學漢語”
-
美國會也要對華敏感技術投資設限,結果在眾院受挫了
-
圍繞供應鏈,中國開門辦博覽會,拜登卻…
-
-
· 中美關系 ·
100多年前,太平洋西岸是衰老的帝國,東岸是新興的世界大國;如今,西岸是新興經濟體的最突出代表,東岸卻顯出衰退的跡象。100年前,太平洋上沒有中國的聲音;如今,無數的聲音卻在說:“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弊鳛槭澜缜皟纱蠼洕w,同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沒有之一。遺憾的是,盡管維護、發展中美關系至關重要,大洋彼岸卻總會傳來不和諧的聲音,做出不恰當的舉動。
-
中美關系改善能否恢復外資在華投資意愿?商務部回應
-
民航局局長與美駐華大使會談,就推動進一步大幅增加航班等交換意見
-
從舊金山出發,中美關系向何處去?
-
“在歷史關頭,我們共同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
王毅談習近平赴美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同時出席APEC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
APEC會議結束后,拜登與習近平主席握手告別
-
“中美關系的大門一旦打開,就不會再被關上”
-
王文濤與雷蒙多會談,就美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301關稅等表達關切
-
美國宣布解除對公安部鑒定中心制裁
-
是否會成為中美關系緩和的開始?中方回應
-
加州州長紐森向習近平贈送金州勇士隊球衣
-
商務部:歡迎美光在內的外資企業繼續深耕中國市場
-
中美元首在舊金山舉行會晤,外交部介紹會晤情況和成果
-
中美同意恢復兩軍高層溝通,外交部回應
-
習近平在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的演講(全文)
-
王毅就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向媒體介紹情況并答問
-
習近平主席出席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
-
拜登連發5推:我們取得了真正進展
-
“美國樂見中國發展富裕,不支持臺灣‘獨立’”
-
舊金山斐洛里莊園:習近平同拜登道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