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文玲: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形成歷史發展大勢
最后更新: 2023-10-18 09:40:04【文/觀察者網 王慧、張菁娟、范維】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
十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帶一路”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到精耕細作的“工筆畫”。
有關統計顯示,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達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共建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讓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使各國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舉行。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近日接受專訪時透露,來自14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已確認與會。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靠什么持續圈粉?這一倡議為什么發展如此之快?對世界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眾所周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開始就面臨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的質疑和曲解,比如攻擊“一帶一路”是中國在制造“債務陷阱”,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等等,如何看待長期以來西方輿論中的這些攻擊?如何看待這些年西方推出的“一帶一路”的所謂替代方案?
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來臨之際,觀察者網對話將前往參會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陳文玲教授。
2023年8月22日,浙江金華,華東國際聯運港“義新歐”金東平臺,滿載110個標準集裝箱的中歐班列“蘭溪號”專列,經金華海關監管后從鐵路金華南站啟程,駛向俄羅斯莫斯科。
觀察者網: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仡欉@十年,您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進展有何總體評價?
陳文玲:十年,在歷史上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對于共建“一帶一路”來說,一步步走來很不容易。從習近平主席提出重大倡議到響應,到行動,再到形成更大認同,形成跨國經濟合作之勢,“一帶一路”讓互聯互通成為時代主流,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21世紀文明的核心理念。
共建“一帶一路”在推進過程中,中國沒有國際上任何組織、任何人賦予的特權,沒有采用任何經濟手段或軍事手段的脅迫,沒有任何價值觀的輸出,一直很低調地同相關國家共同討論如何進行有效合作。
就這樣一個重大倡議,得到了全球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的參與和推動,形成了全球“不可抗拒”的發展大勢。
回過頭看,“一帶一路”創造了中國發展史、世界發展史上的奇跡,也是人類發展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這個過程來得既突然又必然。
我想用三句話概括“一帶一路”倡議:根植歷史,因應時代;源于中國,屬于世界;面向現實,創造未來。
古代中國的繅絲文化、瓷器、農業、青銅器、書畫、古家具都非常發達,是世界性的財富。通過柔軟而遙遠的古絲綢之路,中國和世界上多個國家往來,進行商品交易和交流融通,讓人們在相對割據的世界中形成了經濟政治文化等聯系。
中國古絲綢之路創造了絲路精神,留下了重要的文化遺產?!耙粠б宦贰睂⑦@種精神轉化成了為時代服務的平臺、載體和全球性公共產品,第一次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解決全球性問題的“中國方案”,這個方案從倡議到響應,再到和共建國家共同推動,才創造了這十年來之不易的進展和成就。
雖然僅僅經過十年,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進展和成就足以令人震撼,超出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預期,使國際社會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百年未有之大亂局、百年未有之大迷局中看到了中國和世界共同在下的一盤百年未有之大棋局。
這個大棋局是必贏的,因為它是正義的,是為人類和世界謀出路的,是符合絕大多數國家的共同訴求的。
2023年10月16日,北京天安門廣場懸掛多國國旗,歡迎多國領導人參加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觀察者網:如您所說,“一帶一路”是在為人類和世界謀出路,您認為這一倡議對世界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陳文玲:首先,共建“一帶一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平臺,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尋找到了一條嶄新的道路。這條道路從人類的共同命運和整體利益出發,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最高目標,使共建“一帶一路”成為重大實踐平臺。
在這個過程中,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使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走遠、走好。
有這樣一個數據:從2014年到2016年的三年時間里,習近平主席出訪行程近60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飛行了近15圈。習主席在多次出訪、多個國際場合中與各國領導人就“一帶一路”進行深入交流,使越來越多的國家對共建“一帶一路”的途徑和方式認識得越來越清楚,塑造了人們對世界的新認知、新想象,開創了國際交往的新理念、新范式,引領人類社會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王慧  張菁娟  范維 
-
三個月內,印尼總統佐科為何兩度訪問中國?
2023-10-18 08:06 -
全國秋糧收獲已過七成!來看各地豐收景象
2023-10-18 07:38 聚焦三農 -
集采中選藥品大幅降價是否影響藥品質量?國家醫保局回應
2023-10-18 06:43 -
香港新一屆區議會選舉提名期開始
2023-10-17 22:40 香港 -
習近平和彭麗媛同外方領導人夫婦共同步入金色大廳
2023-10-17 22:39 -
習近平和彭麗媛為國際貴賓舉行歡迎宴會
2023-10-17 22:39 觀察者頭條 -
習近平在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歡迎宴會上的祝酒辭(全文)
2023-10-17 22:04 -
李強會見佐科:鼓勵更多優質中資企業赴印尼投資興業
2023-10-17 20:35 “一帶一路”十周年 -
王毅會見古特雷斯:“兩國方案”是解決沖突的唯一出路
2023-10-17 20:28 中國外交 -
中國埃塞俄比亞聯合聲明
2023-10-17 19:57 中國外交 -
中東問題特使翟雋會見以駐華大使潘綺瑞
2023-10-17 19:57 巴以恩仇錄 -
雅萬高鐵今起正式開通運營
2023-10-17 19:52 -
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抵京
2023-10-17 19:01 “一帶一路”十周年 -
習近平同印尼總統佐科會談
2023-10-17 18:04 -
中石化入股哈薩克斯坦最大聚乙烯項目,將獲30%股權
2023-10-17 17:27 -
女童在小區遭惡犬圍咬,當地再通報:黑狗主人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2023-10-17 17:18 -
受賄3532萬,挪用公款5000萬,宋希斌一審被判14年
2023-10-17 17:13 廉政風暴 -
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內獵捕小熊貓金絲猴,多人被判刑
2023-10-17 16:49 觀察動物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智利共和國聯合聲明
2023-10-17 16:26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俄沙“振臂一呼”:所有OPEC+國家都應加入
-
這個時候,美國和圭亞那舉行聯合空中演習
-
他敦促國會趕緊“打錢”,“中國正在太平洋伺機而動”
-
丹麥通過法律:焚燒古蘭經違法
-
“西方主導的不公正國際秩序應當終結”
-
美使館人員行賄竊取情報,被西班牙驅逐
-
韓國與荷蘭將強化芯片同盟,“與中美有關”
-
委內瑞拉公投后,圭亞那:已與美國、巴西等國商討
-
“美國不斷軍援下,加沙被炸7周堪比二戰末期德國”
-
“歐洲的保護主義者會利用他”
-
德國這州規定:想獲得公民身份“不能反猶”
-
“新加坡和中國將30天互免簽證”
-
伊朗宣布“發射成功”:2029年前要把宇航員送入太空
-
“請安理會行動…”以色列:辭職吧
-
“德國芯片生態面臨滅絕威脅”
-
曾是胡塞對手,但沙特現在“勸美國克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