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品被質疑“辱韓”、混入日本簪子,韓政府在德投資的文物展遭韓議員狂批
-
嚴珊珊.
(觀察者網訊)花錢在歐洲宣傳韓國文化,但主辦方安排的展品卻被質疑“有辱韓國國格”,還把日本女性頭飾當“韓國簪子”展出,韓國政府在德國投資的文物特展在韓國國內招致批評。
綜合韓聯社和韓國《東亞日報》10月21日報道,韓國駐德國大使金烘均當地時間12日為德國柏林洪堡論壇舉辦的韓國文物特展致開幕辭,主題為“K-文化之根”。但韓媒最近發現展品里有一張名為“打水的女人”的照片,照片中女子露出胸部,展覽介紹這是朝鮮時代“下層女性暗示自己生了兒子”的穿衣方式。
對此,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議員稱這是日據時期日本人故意“貶低朝鮮”而拍攝的照片,韓政府不應讓其展出。實際上,部分公開資料記載了相關風俗,但在韓國國內存在爭議,韓國民眾普遍反對此類照片在介紹韓服演變時出現。
此外,這次在德國舉辦的特展還混進了一個被稱為“韓國簪子”的日本女性頭飾。相關展品引發爭議后,“打水的女人”照片和日本頭飾均從展區被撤下。
圖源:韓聯社
10月13日起,在德國文化新地標、因藏品眾多(包含殖民時代來源不明的文物)被外媒稱為德國“大英博物館”的洪堡論壇,一場韓國文物展在亞洲藝術和民俗學博物館拉開帷幕。
該特展展出了120件韓國文物,展覽將持續至明年4月21日。洪堡論壇方面稱,該展覽由前柏林自由大學教授李正熙領導的洪堡論壇民俗學博物館韓國藏品研究項目提供學術支持。
開幕前,韓國駐德國大使金烘均為特展致辭,主題為“K-文化之根”,稱通過此次展示,可以了解“具有創意和活力的K-文化的根源”,可以了解140年前德國人眼中的韓國人的生活。
然而,韓媒10月17日發現,在朝鮮女性使用的物品展廳,主辦方將一個日本女性頭飾作為“20世紀上半葉的韓國簪子”展出。18日,該頭飾被撤下,原展覽位置顯示“展品暫被移除”。
圖源:韓聯社
與此同時,韓媒還發現了更令韓國民眾“上火”的展品。
一張為名“打水的女人”的黑白照片中,女子頭頂水罐、露出胸部。照片的說明以“驕傲的母親”為題,稱從朝鮮時代中期開始,只有兒子可以繼承遺產和延續家族,因此女性們以生下兒子為榮,“下層女性們露出用來哺乳的乳房,暗示自己誕下了兒子”。
圖源:韓國《東亞日報》
解說詞還稱,據推測,該照片是時任德國官員阿道夫·費舍爾1905年訪問朝鮮時拍攝的。
但韓媒稱,這張照片很可能出自日本人之手,且從19世紀90年代中期就開始流傳,1907年被收錄在日本人經營的京城照相館發行的《韓國風俗風景相冊》中。
韓國共同民主黨國會議員金炅俠稱,該照片是日本人在攝影棚里找模特拍的露出胸部的照片,是“日本為了以朝鮮女性為對象,塑造‘朝鮮文化劣等’、‘未開化’的形象而故意制作的照片”。他還稱,這是日本人為了宣揚朝鮮應該受到日本殖民統治而制作的照片。
金炅俠狠批道,用韓國民眾血汗錢的稅金舉辦“貶低和歪曲韓國歷史”的展覽是嚴重的問題,并質疑給這種展覽致辭的金烘均沒有做韓國駐德國大使的基本資質。他稱,如果在海外展示韓國的歷史和文化,首先要確認是否符合展示目的,要求追究“只專注于舉辦爭面子活動而使‘國格下降’的金大使的責任”。
《東亞日報》也援引韓國專家的說法稱,這是日本人以“貶低朝鮮”為目的拍攝的照片,與被誤稱為“朝鮮女子使用的簪子”的日本女性頭飾一起,都是“歪曲歷史”的展品。
實際上,關于這種穿衣習慣是否曾在朝鮮王朝中下階層女性中成為風俗在韓國國內一直存在爭議。
韓國淑明女子大學韓國歷史系教授Hee-sook Han撰寫的《朝鮮王朝時期的女性生活》一文稱,在當時的普通階層和底層婦女中出現了一種做法,女性通過移除一塊步(上衣和裙子中間的部分)來露出胸部,以便于母乳喂養。
韓國Seoul Selection出版社2013年發行的《韓服:永恒的時尚傳統》一書提到,由于朝鮮王朝過分偏愛男孩,故意露胸當時成為一種文化習俗,成為女性生育的驕傲和地位象征。
然而,不少韓國網民認為,相關歷史照片是“日本為其入侵和殖民辯護”的符號,是“偽造”的照片,為了“貶低朝鮮”,宣揚殖民統治的合理性。因此韓國民眾普遍反對此類照片在介紹韓服演變時出現。
- 責任編輯: 嚴珊珊 
-
外交部:歡迎澳大利亞總理訪華,并出席第六屆進博會
2023-10-23 16:05 進博會最新動態 -
白宮稱中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脅迫性融資”,中方駁斥
2023-10-23 16:03 中美關系 -
商務部:對從韓國、泰國和馬來西亞進口的共聚聚甲醛繼續征收反傾銷稅
2023-10-23 15:58 -
“與哈馬斯的戰爭打擊了以色列經濟”
2023-10-23 15:53 巴以恩仇錄 -
不丹外交大臣:爭取早日解決邊界問題,推進建交政治進程
2023-10-23 15:28 中國外交 -
南非外長訪問伊朗,再談去美元化
2023-10-23 13:29 金磚國家 -
菲律賓船只擅闖仁愛礁,我駐菲使館嚴正交涉
2023-10-23 13:23 南海局勢 -
東電稱福島核污染水第二輪排海完成
2023-10-23 13:20 福島核泄漏 -
-
以色列組建特別行動小組,針對哈馬斯精英部隊
2023-10-23 11:20 巴以恩仇錄 -
以軍小規模突襲加沙地帶,一名士兵被打死
2023-10-23 11:10 巴以恩仇錄 -
李強同岸田文雄就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5周年互致賀電
2023-10-23 11:03 中日關系 -
美國一猶太領袖被刺身亡,警方:尚不確定兇手動機
2023-10-23 09:20 美國一夢 -
伊朗又一起“頭巾風波”,16歲女孩已確認腦死亡
2023-10-23 09:00 伊朗局勢 -
第二批援助車隊進入加沙
2023-10-23 08:39 巴以恩仇錄 -
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將訪華
2023-10-23 08:26 中國外交 -
中企代表會見越南部長:望參與南北高鐵等重大基建項目
2023-10-23 08:13 觀察者頭條 -
以軍稱坦克意外擊中埃及軍事哨所,致歉
2023-10-23 07:06 巴以恩仇錄 -
中國特使在埃及: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權利不能交易
2023-10-23 06:47 中國外交 -
哈馬斯突襲誰背鍋?以色列內部開始“互撕”
2023-10-22 23:11 巴以恩仇錄
相關推薦 -
-
歐洲車企被警告:這場爭奪,中美遙遙領先 評論 14以色列宣布將地面行動擴大到加沙地帶全境 評論 215為防中國芯片,美商務部長要求“加錢” 評論 214“來自美國的壓力越來越大” 評論 86談判陷入僵局,以總理:將繼續開展行動 評論 116最新聞 Hot
-
這場選美是“推翻尼政府的陰謀”?
-
為了明年國會選舉,尹錫悅開“猛藥”
-
歐洲車企被警告:這場爭奪,中美遙遙領先
-
白宮敦促國會:打錢!不然烏克蘭...
-
“以色列定居者威脅我們,不離開就會被殺”
-
“美國利用‘不成文規則’,強迫企業在新加坡而非香港注冊”
-
以色列宣布將地面行動擴大到加沙地帶全境
-
“淘汰化石燃料,就會回到石器時代”?氣候大會上爭議不斷
-
“一艘美國軍艦出于自衛開火”
-
以駐聯合國代表抨擊猶太裔索羅斯:可恥!
-
“美國防部稱,我們的軍火工業難以跟上中國步伐”
-
美國三位“中國通”發文呼吁賴清德“凍結臺獨黨綱”
-
北約秘書長:要為來自烏克蘭的壞消息做好準備
-
“芬蘭希望得到中國幫助”
-
“英國直接不想還了”
-
“令人發指”!菲律賓總統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