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華大學李峻:年輕設計師可以先“殺”到歐美市場,再將品牌引回來
【導讀:“在制造和供應端,中國是全球領先的,但我們看到,能夠成功走出去的中國時尚品牌還不多?!苯?,在位于黃浦江畔的2023世界設計之都大會(WDCC2023)產業館,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院長李峻表示,對于中國年輕設計師來說,先“殺”到歐美市場是很好的嘗試。
“先在國際的舞臺上跟別人比,既要展現你是來自中國的品牌,又可以用通用的語言讓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人理解?!?
從C919飛機駕駛艙、三代核電“國和一號”、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到集藝術、商業、傳播、材料等學科于一體的時尚產業,設計是各個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的核心環節,是全球共通的語言,也是最具增值效應的工作。
對于販賣理想和展現生活方式的服裝,設計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人工智能生成式內容(AIGC)對時尚行業的影響和推動,“新中式穿搭”等“國潮”形式在新時代彰顯的生命力,都讓我們看到時尚產業的“變”。中國設計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為何時尚從追逐“快”到摒棄“快”?當社交網絡被米蘭、巴黎時裝周新聞刷屏時,上海作為東方“時尚之都”如何破圈?
就這些話題,觀察者網專訪了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院長李峻。作為產教融合的踐行者,李峻見證了服裝產業從設計理念到零售方式的變化,當產業焦點轉向可持續發展,他用“慢下來”形容這種變化。
據麥肯錫分析,未來3到5年,“保守地說”生成式AI可以為服裝、時尚及奢侈品行業增加1500億美元的營業利潤,樂觀估計可增加2750億美元。李峻認同科技對服裝產業的賦能,但他認為,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低端的、沒有求異的工作,需要創新思維的工作短期內無法被取代?!?
設計之都大會產業館位于黃浦濱江船舶館,150多年前,我國第一家民族工業企業——“江南制造局”就誕生在這里
(采訪、整理/觀察者網 嚴珊珊)
觀察者網:據您觀察,近些年來服裝設計理念有什么變化?產業轉型的焦點是什么?
李峻:服裝產業本身就是隨著科技、文化與人們的生活而不斷變化的產業。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七浦路服裝批發市場為代表的“前店后廠”的駁樣模式靠的就是快速轉化流行資訊為產品,前面是店鋪后面是縫紉車間的快速設計生產模式。
90年代末期,畫家、視覺藝術家陳逸飛創建的多個時尚品牌,將人文精神帶入時尚產品,對我國服裝產業算是一個很大的貢獻,讓我們認識到原來服裝不僅僅是用來穿,還可以穿得這么詩意。
2000年初期,大家熱議信息技術將改變服裝行業,一時之間大家都在說快時尚,怎么快?依靠信息技術加速產品的上新速度,部分品牌做到了7天內從設計到最后的交付。但是信息技術帶來的產業變革忽略了一點,它只是預估能夠生產多少,但沒完全預估能夠銷售多少,也沒考慮消費者對衣櫥的管理,這就帶來了環境挑戰。因為時尚包含紡織和服裝產業,過度生產會帶來溫室氣體排放、污染海水的問題。
2015年,聯合國制定了面向2030年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人們碰到最大的改變就是反對快時尚,我們的教學里要加入循環和可持續概念。2018年,多家國際知名服裝品牌、零售商和供應商組織發起了《時尚產業氣候行動憲章》,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時尚集團都把關注點轉向可持續發展。
總的來說,時尚產業這十年最明顯的改變就是要慢下來,同時開始聚焦可持續發展。我們的設計行業以及整個產業都在思考如何響應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
東華大學可持續時尚設計展臺,介紹了東華大學與湖州南潯合作建立的?;~塘世農遺科研工作站
觀察者網:在可持續發展進程中,中國服裝產業呈現出什么特點?
李峻:我們國家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國,可持續需求的變化率先體現在供應鏈端,也就是從我們國家的紡織服裝產業開始改變。很多可持續材料都是從中國供應到全球,我們擁有全球最完整紡織服裝供應鏈。
但一個很大的挑戰是,中國消費者一級市場對可持續概念的認同。近期大家關注的話題是如何把生態文明的理念融入到時尚產業里面,這需要市場培育和我們消費理念的轉變??鞎r尚存在過度消費的問題,我們要推廣的理念是負責任的消費,也就是避免過度消費、避免消費不環保的產品。消費者的意識是驅動整個行業變化的關鍵。
2023世界設計之都大會(WDCC2023)產業館,東華大學“時尚·科技”展區
觀察者網:近年來,“國潮”影響著年輕人的審美取向和消費需求,漢服和“新中式”開始走紅,您如何看待這種趨勢?
李峻:這是當我們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出現的現象?!皣薄本褪俏覀兊搅诉@個階段展現出的文化自信。隨著接納和愿意展現文化自信的消費群體不斷擴大,商業看到了這樣的需求,加上文化本身需要不斷更新、發展和積淀。既然有積淀又有發展,肯定就會有新的演繹方式,這就是為什么傳統文化在今天,有了新的呈現,我們看到了“國潮”的出現。
比如說“新中式穿搭”,有改變的部分,也有保留的部分,這是市場的多樣性決定的。從設計的角度來看,結構設計和新的文化演繹強調一個“新”字,文化具有動態性,所以我們認同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有創新。
9月26日-10月2日,2023世界設計之都大會(WDCC2023)在上海舉辦,8萬余名觀眾現場觀展
觀察者網:我們常說設計是高附加值產業的頂端驅動,歐洲服飾品牌憑借設計和營銷占據了一定的消費市場,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中,中國服裝設計品牌如何脫穎而出?
李峻:1919年,德國包豪斯的成立標志著現代設計教育的誕生,設計這個概念本質上源于西方,但是它是一個迅速在全球擴展的人類活動。發展到現在,我們對設計的定義不僅僅是創造性的思維,一系列解決問題的過程都叫做設計。
所以我們現在的設計教育會強調,首先要有對當代藝術和當代設計的理解,再用全球通用的語言來演繹設計,而不是只在一個地域性的工藝或者形式上進行反復設計。這個我們叫做“基于當代時尚理解的自我識別”。換句話說,品牌與設計師需要有獨特的“個性識別度”,品牌的主張、個性和意識要鮮明,基于此,你還要讓你的觀念能夠被絕大多數當代消費群理解。
對于中國品牌來講,要實現被國際理解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因為從設計到時尚產品的接受程度,不僅關乎到審美,還是一系列要素的整合。首先,服裝要有舒適性,要有合體的規格,國內有國標,國際也有通用的號型規則。其次,我們中國的設計肯定與日本、韓國不一樣,在歐美市場出現時,中國品牌要展現獨特性,要展現這是源于中國的設計,也要盡量符合全球審美理解。所以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涉及到很多要素。
目前來說,我們看到能夠成功走出去的中國時尚品牌還不多,但是對于我們年輕的設計師來講,我覺得先“殺”到歐美市場是很好的嘗試。我們東華大學有不少校友的品牌是先在歐美成功,然后再將其引回國內。對他們來說,先在國際的舞臺上跟別人比,你既要展現你是來自中國的品牌,又可以用通用的語言讓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人理解。比如Uma Wang、Ziggy Chen等東華大學校友成立的品牌都在國際上取得了一定的認可,這些品牌能把當代城市生活放到設計中,也能把全球關心的熱點話題融合在發布系列里,用多樣化、包容性的語言來演繹時尚,為中國品牌走出去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嚴珊珊 
-
美陸戰隊2000人快反部隊前往以色列沿海海域
2023-10-17 08:14 -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今起舉行,烏茲別克斯坦總統抵京
2023-10-17 07:42 一帶一路 -
上合組織秘書長:立即?;鹬贡?,避免出現嚴重人道主義災難
2023-10-17 07:31 巴以恩仇錄 -
伊朗外長:政治解決巴以沖突的時間已經不多
2023-10-17 07:02 巴以恩仇錄 -
一帶一路十周年,衛星視角看都有哪些碩果?
2023-10-17 06:50 一帶一路 -
布魯塞爾市中心兩名瑞典人遭槍擊身亡,已進入最高警戒
2023-10-17 06:50 -
未能襲擊提前發出警告,以國家安全總局局長承認負有責任
2023-10-17 06:44 巴以恩仇錄 -
他讓布林肯等了數小時,一開始便談要求...
2023-10-16 23:09 巴以恩仇錄 -
“內塔尼亞胡已邀請拜登來訪,但......”
2023-10-16 23:01 巴以恩仇錄 -
耶路撒冷及以色列中部城市特拉維夫遭火箭彈襲擊
2023-10-16 22:47 巴以恩仇錄 -
“NASA想買印度技術”
2023-10-16 21:53 印度驚奇 -
岸田文雄將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
2023-10-16 21:42 日本 -
以官員接連回應:無意占領加沙
2023-10-16 20:42 巴以恩仇錄 -
普京:“基于規則的秩序”不過是殖民主義的幌子
2023-10-16 20:24 俄羅斯之聲 -
泰國總理賽塔·他威信乘機抵京
2023-10-16 20:08 “一帶一路”十周年 -
“歐盟打不過,就加入?”
2023-10-16 19:41 歐洲亂局 -
俄方宣布后,日方緊急回應
2023-10-16 19:04 俄羅斯之聲 -
貝寧對中國公民實施免簽入境政策
2023-10-16 18:37 -
拉夫羅夫將于18日訪問朝鮮
2023-10-16 17:50 俄羅斯之聲 -
國合署:中方向巴勒斯坦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2023-10-16 17:34 巴以恩仇錄
相關推薦 -
歐洲車企被警告:這場爭奪,中美遙遙領先 評論 14以色列宣布將地面行動擴大到加沙地帶全境 評論 215為防中國芯片,美商務部長要求“加錢” 評論 214“來自美國的壓力越來越大” 評論 86談判陷入僵局,以總理:將繼續開展行動 評論 116最新聞 Hot
-
這場選美是“推翻尼政府的陰謀”?
-
為了明年國會選舉,尹錫悅開“猛藥”
-
歐洲車企被警告:這場爭奪,中美遙遙領先
-
白宮敦促國會:打錢!不然烏克蘭...
-
“以色列定居者威脅我們,不離開就會被殺”
-
“美國利用‘不成文規則’,強迫企業在新加坡而非香港注冊”
-
以色列宣布將地面行動擴大到加沙地帶全境
-
“淘汰化石燃料,就會回到石器時代”?氣候大會上爭議不斷
-
“一艘美國軍艦出于自衛開火”
-
以駐聯合國代表抨擊猶太裔索羅斯:可恥!
-
“美國防部稱,我們的軍火工業難以跟上中國步伐”
-
美國三位“中國通”發文呼吁賴清德“凍結臺獨黨綱”
-
北約秘書長:要為來自烏克蘭的壞消息做好準備
-
“芬蘭希望得到中國幫助”
-
“英國直接不想還了”
-
“令人發指”!菲律賓總統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