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時評
-
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
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必須大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會再生產實現良性循環。
-
總有人問我為什么中美關系脫離正軌,我推薦他們讀一本書
要理解美國人對中國崛起的恐懼,我總是會推薦他們去讀一讀《注定一戰》。在我看來,這種恐懼是不理性的,但對于崛起強國的恐懼深深扎根在歷史的記憶中。 至于美國未來會不會出現基辛格這樣的人物?目前我還無法說出一位這樣的政治家。
-
600億歐元財政危機,是對德國聯合政府的壓力測試
自民黨高層也許會有所顧忌,他們擔心,如果現在就退出執政聯盟,那么政府提前解體的責任都要落在自民黨的頭上,這將影響后續的選情,甚至可能導致自民黨在后續大選中連聯邦議院都進不了。
-
基辛格去世,美國政界或難再出“大智慧”
美國政界會有一批聰明人,但是可能缺乏有大智慧的人。而在我看來,一個大智慧等于一萬個小聰明。也因此,我認為基辛格老先生的逝世,也是一個時代的告別。
-
“中國現在不訴諸武力,但將來強大了呢?”西方真是多慮了
美國向中國和臺灣地區釋放的信號不僅是矛盾的,而且完全是混淆視聽,完全是不負責任的。
-
“香港在國家認同上‘欠的債’,現在要兩手抓補回來”
現在香港一方面正由治及興,另一方面還有土地、住房、青年就業與發展等問題。這些問題要是解決得不好,那學校教育在文化與歷史方面即使有所改善,也是不夠的。國家的認同不能沒有經濟和社會基礎。
-
作為一個德國人,真的太難評論巴以問題了
受訪者所得到的暗示信息等同于問:“一個國家能否自衛反擊恐怖主義?”基于人性和直覺,大多數人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是”。這種誤導性的調查可能會服務于政治議程,但不能百分之百地顯示選民對以色列-哈馬斯沖突的真實感受。
-
“與其說相信勝利,不如說他相信和解”
我有幸與亨利·基辛格相識二十多年。自2000年以來,我每年都會與他數次共進晚餐,地點位于基辛格周末落腳的康涅狄格州肯特鎮家中。
-
中國何時能實現碳達峰?答案一眼即可看穿
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下降主導實現碳達峰只是實現碳中和這場大戲的前半場,開發智慧能源——這出在后半場的重頭戲更精彩!
-
基辛格逝世,為什么中國人在紀念,美國人在罵?
我們尊敬基辛格,不是因為他主動做了多少為中國著想的事情,但是他能采取一種務實的方式,建立在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相對比較準確的理解基礎之上,識別出中國的核心利益,并且強調這對美國也有必要。
-
五次與基辛格見面的感悟:美國最后一位戰略外交家
我直言不諱地向基辛格核實,國際互聯網上有許多關于您慫恿俄羅斯與美聯手對抗中國的建言,是真的嗎?他沒有生氣,而是笑著回應,請一定要代我告訴所有人,假借我說話的謠言很多,請一定要多看我的書。
-
OpenAI激烈內斗,曝光遏制派和加速派都無力應對的困局?
強大的人工智能已經出現,但相應的安全討論卻受到了學科的限制,盡管許多當前問題必然涉及其他類型的專業知識。為了制定既可獲得又可實現的人工智能安全措施,我們需要整合來自人類所有知識領域的見解,而不是依賴在互聯網留言板上無來由的科幻寓言。
-
馬斯克做不到的,我們可以做到
今天在中國,大部分衛星發射都已經變得平淡無奇、少人關注。但幾十年后回過頭來看,有些平淡無奇的發射注定會成為重要歷史事件的一部分。這樣的歷史事件或許很快就會發生。
-
臺灣有條“統獨”產業鏈,趙少康就是其中一環
“少康幫”在臺灣媒體翻云覆雨三十年,幾乎掌控了臺灣藍營群眾的思想,對藍營丟失中國認同的魂,在“親美反共”的窠臼中打造喪失中心思想的選舉機器,有不可回避的責任。
-
即使巴以戰爭結束,世界也回不到美國預設的軌道上來
如果烏克蘭最終慘敗,加之這次失敗的影響,其他國家質疑的不會是美國的信譽,而是美國的判斷力,后者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如果其他國家認為美國領導人對事態發展有清晰的認識,知道如何應對。
-
德國爆財政危機,背后是一場不顧違憲的黨爭
德國咬緊牙關,堅持去落實“債務剎車”的做法是正確的嗎?也未必!因為德國并不是一個孤立的經濟體,我們甚至都沒有自己的主權貨幣了。
-
戰爭打到現在,是時候重新定義烏克蘭的“成功”了
目前戰爭不僅贏不了,長期看還會失去西方支持。對烏克蘭來說,把現有的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建設成繁榮、安全的民主國家,比賭上國家未來打下去直到收復被占土地,要更有意義。
-
“如果中國強大到跟美國一樣,我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
疫情期間整個學術界幾乎處于“冬眠”狀態,但同時埋在地下的暗流一直在涌動。這種暗流是什么?就我的理解、觀察和親身經歷,就是對中國的焦慮。
-
《我本是高山》本有雙贏的機會,但主創失去了“信心”
今日創作者,仿佛越來越恐懼和沒有信心去言說“超驗的神圣”,仿佛只有近在咫尺的小情愛、小傷逝、小遺憾,才是敢抓取的部分。
-
阿根廷極右翼大選獲勝,中阿合作我來支一招
美國對拉丁美洲國家的干涉,很大程度上不再通過軍事力量,而是通過混合戰爭:即通過一套經濟、媒體和司法手段,來摧毀人民政府,隨后由服從美國權力的政府取而代之。但人民的斗爭不止,阿根廷人民將繼續起來反對極右翼法西斯主義,捍衛自己的權利。
-
保交樓這么難,里面藏著一個“三體問題”
房企“休克治療”恐已接近尾聲;雖然搶救性提振措施一直在推進,但收效甚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療法可以救輕癥,但重癥還得靠系統性診療理念。
-
-
? 最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