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開放賦能發展,明年中國經濟該走一條怎樣的路?
我們期待高水平開放能夠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更加強勁的推動力,要立足產業參與全球水平分工的新態勢,促進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穩定發展,促進國際科技合作與共同創新,促進國內技術水平和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以高水平開放賦能中國經濟,實現質的提升與量的增長相統一的發展。[全文]
-
不要被種種說辭嚇到,執行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的空間仍很大
中國目前經濟形勢的特征依然是總需求不足,通貨膨脹處于低位。我們并未面臨保增長還是抑通脹的兩難局面。我擔心的是:由于某種原因,來自供給面的外部沖擊導致通貨膨脹率突然上升。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制定和執行宏觀經濟政策的難度就會大大上升,就可能不得不面對滯脹的威脅。[全文]
-
財政赤字率突破3%,我們“破心中賊”了嗎?
要讓消費在擴大內需中發揮主要作用,就面臨著一個如何增加居民就業和收入的問題。筆者的答案是:除了調整收入分配,最直接的措施就是大幅增加中央政府的財政赤字。[全文]
-
這一點,是保障“下一個中國在中國”最有效的方法
我們現在的人才觀其實有很多的錯誤導向,比如一定要有個兩院院士、一定要有一個帽子。馬斯克、喬布斯有任何的帽子嗎?我們現在的人才幾乎是用政策的方式,由公務員官僚機構來定義的人才,但在美國,只要是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就是人才。[全文]
-
現在是不是治理地方債的最好時機?
我們要正視地方政府的赤字問題,不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地方政府很難放開手腳做事。而且這里面很多都是欠的社會的錢,地方政府還不上欠款,社會資金也很緊張,大家都在收縮。[全文]
-
中國經濟如何重新走上中高速增長的軌道?
目前我國“中央政府的負債率為21%,是一個很低的水平,中央財政發力的政策空間是相對充足的”。[全文]
-
人民公社體制下為何會有“冰棍隊”?關鍵在帶頭人
“冰棍隊”什么意思?就是每個工分分值僅僅3厘錢,一個壯勞力一天掙10分也就只有3分錢。那時,“小豆冰棍”3分一支,在車站生產隊干一天,居然只能掙到一個小豆冰棍的錢。[全文]
-
“中國經濟到頂論”流行?不,我們正在走入“芯片自由”
被制裁三年后成功上市的華為Mate 60,是六盤山上的第一面紅旗,體現了中國正在走入“芯片自由”。如果說之前的中國還集中在原料、能源、初級農產品進口和工業制成品出口,那么,轉型消費品的大進大出后,中國經濟的內循環與外循環將高度融合,人民幣價值也將更接近“合理價位”,使得匯率與購買力等價GDP的差距極大縮小,人民幣購買力極大提高。[全文]
-
中國經濟的短期壓力和長期出路在哪里?
想調節收入分配,需建立起自動調節投資的市場化機制;同時還要避免前蘇聯、東歐曾碰到的內部人控制國有資本的問題。因此,我認為應構建一個國有企業所有權的競爭市場??梢猿闪资畟€甚至更多的國有投資基金,把國有企業股份分給這些投資基金。這些國有投資基金可以相互買賣國有企業股份,并把基金份額分給老百姓。[全文]
-
民營經濟發展局是民企的“娘家人”還是強勢“婆婆”?
近日,中央編辦正式批復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這個消息發布之后,社會上和媒體上就出現很多討論[全文]
-
內需不足是個收入分配問題
不再刺激投資、放任經濟增長下滑,并不會自動帶來收入分配結構的改善,因而也不會自動消除內需不足問題,而只會讓內需不足變得更加嚴重。[全文]
-
都在說“中國經濟太差”?謊言背后的“計劃”需警惕
對美國來說,只要目標得以實現,哪種方法取得成功并不重要,因為其結果是肯定的——中國經濟增速將下降,生活水平增速將隨之下降,中國社會產生社會不滿情緒的可能性增加;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講,中國對其他國家的吸引力將下降——這將有利于美國。[全文]
-
未來十年中國發展軌跡?看看合肥吧
地方政府在半導體、電動車、量子科學和生物技術等12個產業建立了企業集團。每個集團都安排有一位“鏈長”:由一名政府官員負責該行業的宏觀規劃。比如,2020年,合肥市市委書記擔任該市集成電路產業的“鏈長”,市長則主抓顯示屏產業。[全文]
-
大國財政難題,央地的財權與事權怎么平衡?
要想真正發揮中央和地方各自的優勢,就要打破既有的部門和地區的利益格局,以目標倒推政策規定。例如,針對養老保險基金的缺口補助,需要結合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綜合設計央地的責任劃分。[全文]
-
美國的“小院高墻”政策起作用了嗎?
我們對實體清單上的幾十家企業做了調研,結果是三分之一的企業受影響嚴重,三分之一通過措施規避了影響,其余三分之一并沒有實質性影響。[全文]
-
GDP超越美國,能代表中國更強了嗎?
購買力GDP在地緣政治影響力方面可能發揮作用的唯一領域是,發動戰爭的能力。幾年前,我可能甚至不會提到這個問題。誰會在21世紀發動老式的征服戰爭呢?但是糟糕的舊日回憶似乎又回來了。[全文]
-
城投債、城市化、走出去,三個角度看中國經濟增長動力
城投債的問題在于出現兩個錯配。錯配一,是用金融債做財政;錯配二,是時期錯配,用短期資金做長期的事情。[全文]
-
很多人覺得消費拉不動經濟,那是沒看到中國震撼全球的生產力
中國固定資產形成占GDP的比率高到45%遠遠領先其它國家,不應該當成壞事,這是中國的能力。更不應該以為,中國只會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全文]
-
舉國體制搞自主創新就是破壞市場?這事兒少了國家組織還真不行
在當下國際經貿和大國競爭格局下,國家力量的介入是為了確保創新活動所需要的“組織化”條件回歸,是為了建立真正有效的創新市場機制,而不能將其理解為是對市場機制和創新競爭的扭曲。[全文]
-
“中國經濟見頂”了嗎?我不同意
我們無法承受再一次誤讀中國的代價。中國的高科技產業轉型也許會成功,或者失敗,但等待中國崩潰不是一項正經的政策。[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國家發改委:回歸PPP本源,最大程度鼓勵民營企業參與
-
10月份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
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打造六個平臺服務民營經濟發展
-
全國首個!廣州發布民營企業首次違法合規免責清單
-
財政部長藍佛安:嚴把關、快下達、強監管,確保管好用好國債資金
-
國務院:2022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339.5萬億元
-
國家發改委主任:有信心完成全年預期目標任務
-
“中國經濟未來20年前景,會比其他大國都好”
-
10月制造業PMI為49.5%,降至收縮區間
-
前9月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收窄至9%,制造業下降10.1%
-
31省份三季度GDP全部出爐,12省跑贏全年目標增速
-
四季度將增發1萬億元國債,新華社解讀背后深意
-
國務院擬對16省區市實地督查,征集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等5類問題線索
-
最高檢再就民營經濟發文:防止片面嚴、片面寬
-
國家統計局:對實現全年5%預期目標很有信心
-
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5.2%,三季度同比增長4.9%
-
李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
-
央行:9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31萬億元
-
習近平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
最高法發布意見,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
-
-
· 中國經濟 ·
自1979年的改革開放以來到2013年間,中國取得了連續35年年均9.8%的高速增長率,為人類經濟史上所不曾有過的奇跡。在全球經濟體系中,中國早已舉足輕重,中國經濟增長的前景頗為引人注目。無論中國經濟規模是否如世界銀行預測的那樣,將在2014年成為“世界第一”,中國的超常增長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
去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1631.2億美元,全球第二
-
國家統計局:8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實現由降轉增
-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勢沒有變
-
國家發改委:中國經濟不存在所謂通縮,后期也不會出現
-
“‘中國經濟崩潰論’注定再度崩潰”
-
江蘇省委書記首度回應“蘇大強”
-
國家統計局:8月青年人就業呈整體改善趨勢
-
央行有關負責人:提前還貸有所減少 預期獲實質性改善
-
“中國經濟沒崩潰,反倒是中國崩潰論屢屢崩潰”
-
學習時報:國家設了一個很大的“局”
-
31省份7月CPI出爐:22地同比下降,4地“四連降”
-
1-7月國有企業利潤27332.5億元,同比增3.9%
-
前7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降15.5%,國家統計局解讀
-
商務部:前7個月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增長34%
-
CPI同比轉負是否意味著通縮?國家統計局回應
-
國家統計局:全國青年人等分年齡段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將暫停發布
-
7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
-
“持續穩定恢復”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公布
-
中央網信辦:網站平臺應重點處置貶損丑化企業或企業家等信息
-
國家發改委: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